入冬以來,我國多省市天然氣“告急”,選擇何種方式推進清潔供暖來平衡民生保障和清潔空氣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在“煤改氣”告一段落的新疆,學校、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區域正全面推進電供暖。由于新疆電力供遠大于求,因此電供暖推廣還有較大空間,在新的專門電供暖價格出臺不久之際,新疆各方需從多方面優化完善這一新的供暖模式。
以電代煤促環保
1月下旬,烏魯木齊氣溫接近零下20℃,但43萬平方米的高鐵新客站內溫暖如春,給這一區域供熱的是6臺8兆瓦的電鍋爐。在地下電鍋爐房內,絲毫未見傳統鍋爐房的煤渣,甚至還有一間咖啡屋。電鍋爐下方有大型的蓄熱裝置,可以讓電鍋爐在夜間使用低谷時段的最低電價,進而全天候供熱。
距烏魯木齊高鐵站約1500公里外的喀什市乃則爾巴格鎮10村雙語幼兒園,房間溫度計顯示24℃,孩子們脫掉外套,和老師們學國語。幼兒園園長姑麗吉米拉·艾爾肯介紹,幼兒園今年使用了電供暖,再也不用擔心煤煙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學上。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最新統計,新疆累計推廣集中電供暖面積達到370萬平方米,其中風電清潔供暖試點113.6萬平方米,累計實施分散式電供暖供熱面積352萬平方米。
受益于電供暖,新疆在上一個供暖季累計減少散燒煤消耗13.6萬噸。按照每節火車載煤60噸計算,這些煤可裝2267節、55公里長的火車,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分別約34萬噸、1萬噸、0.5萬噸、9.27萬噸。
長效價格機制“保駕護航”
烏魯木齊高鐵樞紐綜合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培勇介紹,根據一份2016年擬定的“四方協議”,高鐵供熱站以0.313元/千瓦時從電網買電,而給高鐵站定向供電的華電、三峽、魯能新能源給高鐵供熱站每度電返還0.3元,以此增加發電時間來得到風電補貼資金。一位風電企業人士表示,在棄風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份協議可以為企業減少損失。
記者調研發現,這份“四方協議”在這個供暖季已無法推廣。因為根據協議,高鐵供熱站的超低電價成本,絕大部分由風電企業來承擔。在新疆棄風率下降、國家補貼風電資金降低的背景下,“四方協議”吸引不了更多的風電企業。
為此,2017—2018年供暖季開始不久,新疆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電供暖輸配電價的通知(試行),明確新疆通過建立電供暖電力市場競價采購機制,即直接交易模式,來降低供暖用電成本。具體來說,分散式電供暖直接交易輸配電價平段為0.224元/千瓦時,谷段為0.112元/千瓦時;集中式電供暖直接交易輸配電價平段為0.18元/千瓦時,谷段為0.09元/千瓦時。
去年末,自治區相關部門又出臺相關文件,規定電供暖上網交易電價原則上不超過0.04元。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趙許許說,今后新疆電供暖到戶電價由上網交易電價、相應時段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構成,理論上用電可低至0.135元/千瓦時。由于風電企業相較火電企業可以提出更低的上網交易電價,因此電供暖前期直接交易的主體是風電企業,后期將陸續面向火電廠。
此前,新疆沒有實行“四方協議”的分散式電供暖,電價為0.395元/千瓦時。也就是說,今后新疆分散式電供暖,成本將下降至少一倍。目前,新的長效價格機制還未實行,預計2017—2018供暖季后期試行。趙許許認為,長效價格機制將為新疆大規模推行電供暖打下基礎。
多措并舉優化完善
最新數據顯示,新疆電力總裝機超過80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超過27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總量和占比均居全國前列。然而,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疆內外電力需求增長緩慢,新疆電力供遠大于求。
因此,電供暖一方面緩解了新疆棄風和電力產能過剩難題,另一方面減少社會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
業內人士建言,首先要多方面科學規劃,在土地審批上給予有風電供暖配套的項目優先批復;針對老舊建筑,采用氣電互補模式;針對新建筑,特別是公共建筑,全部納入電供暖推廣范疇,明確電供暖作為配套設施進行建設。
其次,電力調度系統要升級,打造“綠色能源蓄水池”。可把參與這一項目的風電場和電鍋爐供熱站放入一個“大池子”中,集中調度,推行市場化交易,而不局限于風電場捆綁當地供熱站。
掃一掃,關注我們